早期。
禹是黃帝的玄孫、顓頊的孫子 (但也有說法認為禹應為顓頊六世孫 )。
出生地有爭議(一說在汶山石紐地區 ;一說在石坳 )。
母親是有辛氏(今山東曹縣)之女,名叫女誌,也叫脩己 。
禹幼年隨父親鯀東遷,來到中原。
其父鯀被帝堯封於崇 。
帝堯時,中原洪水氾濫造成水患災禍,百姓愁苦不堪。
帝堯命令鯀治水,鯀受命治理洪水水患,鯀用障水法,也就是在岸邊設置河堤,但水卻越淹越高,曆時九年未能平息洪水災禍 。
接著禹被任命為司空,繼任治水之事 。
禹治水三過家門而不入, 正是他勞心勞力治水的最好證明。
禹立即與伯益和後稷一起,召集百姓前來協助,他視察河道,並檢討鯀治水失敗的原因。
禹總結了其父親治水失敗的教訓,改革治水方法以疏導河川治水為主導,利用水向低處流的自然趨勢,疏通了九河 。
治水期間,禹翻山越嶺,淌河過川,拿著測量儀器工具,從西向東,一路測度地形的高低,樹立標杆,規劃水道。
他帶領治水的民工,走遍各地,根據標杆,逢山開山,遇窪築堤,以疏通水道,引洪水入海。
禹為了治水,費儘腦筋,不怕勞苦,也不敢休息 。
他親自率領老百姓風餐露宿,過家門而不入,整天在泥水裡疏通河道,把平地的積水導入江河,再引入海洋。
經過13年治理,終於取得成功,消除了中原洪水氾濫的災禍 。
因為治洪水有功,人們為表達對禹的感激之情,尊稱他為“大禹”,即“偉大的禹”。
在治水的過程中,禹走遍天下,對各地的地形、習俗、物產等皆瞭如指掌。
禹重新將天下規劃爲九個州,並製定了各州的貢物品種 。
帝夏禹王還規定:天子帝畿以外五百裡的地區叫甸服,再外五百裡叫侯服,再外五百裡叫綏服,再外五百裡叫要服,最外五百裡叫荒服。
甸、侯、綏三服,進納不同的物品或負擔不同的勞務。
要服,不納物服役,隻要求接受管教、遵守法製政令。
荒服,則根據其習俗進行管理,不強製推行中央朝廷政教。
即位。
《孟子·萬章上》載“禹避舜之子於陽城” ,《古本竹書紀年》載“禹居陽城” ,《世本·居篇》載“夏禹都陽城,避商均也,又都平陽,或在安邑,或在晉陽” ,《史記·夏本記》則說“禹辭避舜之子商均於陽城” 。
從有關文獻看,夏禹與陽城、平陽的關係是十分密切的。
帝舜在位三十三年時,正式把天子位禪讓給禹。
十七年以後,舜在南巡中逝世 。
三年治喪結束,禹避居夏地的一個小邑陽城,將帝位讓給舜的兒子商均。
但天下的諸侯都離開商均去朝見禹王。
在諸侯的擁戴下,禹正式即王位,居住在陽城,國號夏 。
分封丹朱於唐,分封商均於虞 。
改定曆日稱為夏曆,以建寅之月為正月。
《說苑》記載大禹“卑小宮室,損薄飲食,土階三等,衣裳細布。”
逝世。
禹在位的第十年東行,到了會稽後去世(竹書紀年載為西十五年 ),皇甫謐認為禹享年一百歲左右 。
禹去世後,其子啟繼夏朝天子位 。
禹的主要成就。
政治。
劃定九州。
《尚書·禹貢》中寫道:禹敷土,隨山刊木,奠高山大川……大禹曆經磨難,平定洪水,遍走華夏,初分九州。
大禹就這樣用自己的足跡,曆時十三載,丈量神州大地,分定華夏九州。
塗山之會。
夏建立後,大禹在塗山儘早召開諸侯大會,以檢討自己的過失。
這次塗山之會一般被認為是中國夏王朝建立的標誌**件。
到了正式大會的日子,大禹穿了法服,手執玄圭,站在台上,西方諸侯按著他國土的方向兩麵分列,齊向大禹稽首為禮,大禹在台上亦稽首答禮。
禮畢之後,夏禹大聲向諸侯說道:“我德薄能鮮,不足以服眾,召集大家開這個大會,為的是希望大家明白懇切的責備、規戒、勸喻,使我知過,使我改過。
我胼手胝足,平治水土,雖略有微勞,但生平所最兢兢自戒的是個驕字。
先帝亦常以此來告誡我說:‘汝惟不矜,天下莫與汝爭能;汝惟不伐,天下莫與汝爭功’,如果我有驕傲矜伐之處,請大家當麵告知,否則就是教我不仁啊!
對大家的教誨,我將洗耳恭聽。”
大家都明白禹受命於天,原本對大禹有意見的諸侯看到大禹這種態度,也都表示敬重佩服,消除了原先的疑慮。
史書記載“禹會諸侯於塗山,執玉帛者萬國”。
社會。
按照古書記載,在堯和舜的時代曾經發生大洪水,堯帝派禹的父親鯀治水,但冇有成效,鯀被處死;舜帝則繼續任命禹治水,結果禹不僅治理了水患,還開辟了黃河和長江流域的陸路與水路交通網,劃出了九州行政區。
除了疏導,大禹治水還采取了“高高下下”和“鐘水豐物”兩種辦法。
所謂“高高下下”指的是疏通河道所挖出來的淤泥,用來堆積在河岸,使其成為人們的屏障;所謂“鐘水豐物”指的是有些小水很難彙入大河,就讓它聚整合為湖泊、池塘或沼澤,人們可以在裡麵養魚蝦或養雞鴨。
此外,大禹還幫助人們選取不受水害、適宜居住的地方安家,並且在神州大地上修了一些道路,既方便人們出行,也方便人們耕作。
通過係統科學、縝密周全的方法,大禹不僅控製了水患,而且化害為利,造福了民生,他也因此成了萬世景仰的治水英雄,依然在紀念他。
禹是為中華民族的曆史發展做出了巨大貢獻的偉大曆史人物。
他的重大功績不僅在於治理洪水,發展國家生產,使人民安居樂業,更重要的是結束中國原始社會部落聯盟的社會組織形態,創造了“國家”這一新型的社會政治形態。
夏禹完成了國家的建立,用階級代替原始社會,以文明社會代替野蠻社會,推動了中國帝王曆史沿革發展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