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內功經》是傳統武學內功修煉之經典,被武林內家拳奉為“聖經”。
據資料記載:形意拳一代宗師、宋氏形意拳創始人宋世榮(字約齋,人稱大宋)、宋世德(字輔仁,人稱二宋)兄弟二人,得《內功經》等真傳後,武功冠絕當時。
故宋世榮老夫子極力推崇《內功經》,從而引起了武壇人士之關注!《內功經》在社會上流傳的版本很多,內容出入較大,多不成係統。
前些年有關的武術雜誌和氣功雜誌也曾刊登過《內功經》,但僅是《內功經》之一麟半爪而己。
今為使廣大武術愛好者和研修者能全麵瞭解《內功經》,並有所受益,特把宋氏形意拳任爾琪前輩批註的版本貢獻出來!
內功真傳珠山宗景房後序餘友南溪子,其祖為清總憲,督撫江西,泊舟清江,見商人伏貨極多,於水底獲一石函,中有書二卷,一曰劍丹,一曰內功真傳。
其內功真傳一書止西篇,一曰內功經,一曰納卦經,一曰神運經,一曰地龍經。
貞觀二年三月十五日綠公以重價買之,遂傳於世。
一、內功經郎邪王南溪註解,宗景房參閱內功正傳,脈絡甚真。
內功之要,第一要知脈絡,不知脈絡,勉強用之,有損無益。
學醫道者,不可不明乎經絡,何況習內功乎?若不明脈絡,猶習射而不操弓矢,其不能決矣。
能內景隧道,返觀而以察之,則體用兼備矣。
經曰:前任後督,行氣滾滾。
解:任脈起於承漿,正首下行,胸腹分中,至陰前交骨而止。
督脈起於背尾儘處,正首上行,由夾脊過泥丸,下印堂,人中而止。
此二脈是前後行氣之所;滾滾者,久而用之則氣來之盛也。
經曰:井池、雙穴,發勁循循。
解:井者,肩井也。
足少陽膽經,肩上陷中之肩井;池者,手陽明大腸經,屈肘橫紋頭陷中,謂之曲池穴也。
此為周身向外發勁之所也。
用功之時,不可過於猛烈,須從容為之。
循循者,漸而入之意也。
經曰:千變萬化,不離乎本。
得其奧妙,方歎無垠。
解:本者,自然之真氣也。
此總言內功之奧妙,千頭萬緒,難以儘窮,而其要旨總不能離乎自然之氣也!學人淺嘗未知其奧妙者,必待用功之久,心有所悟,而後歎其奧妙無窮也。
經曰:龜尾升氣,丹田煉神。
解:龜尾者,長強穴也,骶骨儘頭處也。
用功上提,則真氣自然上升矣。
丹田者,任脈帶脈相交之處,臍下一寸三分丹田穴也。
用功時存想元神藏於此處,而神煉矣。
此皆神化之機,可以意會想悟,不可以形跡推求也。
經曰:氣下於海,光聚天心,即明脈絡,次觀格式。
解:小腹正中為氣海穴,額上正中為天心穴。
此言真氣下行充於內,自然威光滿麵而形於外也。
格式者,入門之定規也。
承上文言,即明脈絡以後,必得周身之一定格式。
不明此,則脈絡亦空談而己。
經曰:頭正而起,肩平而順,胸出而閉,穩腰以實。
足堅而穩,膝曲而伸,襠深而藏,肋開而張。
解:正頭以壯滿麵之神,順肩以活兩臂之勢,出胸以足周身之威,穩腰以充實力之基。
此上部之格式也。
然正頭須提起勁來,順肩須西麵平起,不可略有歪斜,胸雖出而有聚斂之意,腰雖實而有下穩之情。
此勢中之真,不可不知也。
步雖上下而足必須極力堅固,穩住不可搖動。
膝之為功,內曲外首,言其勢,雖曲而必用力以伸之。
前陰極力向後縮起,自然深藏。
兩脅骨縫俱要極力張開,以合出肋之勢。
經曰:即明格式,再言氣竅,氣調而均,勁鬆而緊。
解:格式己明,再言煉氣之法。
用功時,氣如抽絲自鼻出之,方不損藏氣。
此氣不調勻,雖欲得而不可得也。
蓋息自心起,心靜而息調,調之者,順氣之出入呼吸也。
呼則形鬆似落雁,勁必先鬆之;吸則意緊隨氣行,勁必後緊之。
因其鬆之極,故能緊之至也。
故以鬆用緊,非以緊用緊也。
此即內三合之意。
經曰:先吸後呼,一出一入,先提後下,一升一伏。
內有丹田,氣之歸宿,吸入撥出,勿使有聲。
解:承上言氣調而勻,說明用氣之法也。
呼吸出入,調息勻細,莫令耳聞,此調氣之法也。
提者,吸氣之時,存想真氣上升至頂也;下者,升氣之後,真氣落下也;升者,氣隨意上升也;伏者,真氣深藏於內,覺周身真氣漸漸聚積,墜於丹田,如龍之蟄,虎之臥,潛伏不動也。
經曰:下收穀道,上提玉樓,或立或坐,吸氣於喉,以意送下,漸至底收。
解:承上文,言下氣之法也。
穀道者,後陰之首腸肛門也。
收之者,懼氣之泄也;玉樓者耳後交骨也。
提之者,自然下氣無阻礙也。
不拘坐立,用氣皆自喉而入,方能得氣真路,以入肺、入心、入肝、入腎也。
氣雖聚於丹田,用意時,必存想有沉至底之勢方妙。
底者,湧泉穴也。
經曰:升有升路,肋骨齊舉,降有降所,俞口氣路。
解:此言真氣降升之經路也。
升時,自兩肋骨縫而升,故須極力開張,自上舉之,自然得竅;降時,必自脊骨,俞口穴而透入前心,方明真路。
俞口穴,自脊骨上,下數至第七骨節便是。
經曰:既得氣竅,再詳勁訣,通、透、穿、貼、鬆、悍、合、堅。
解:曰通,氣之順也;曰透,勁之速也。
承上文勁鬆而緊,言煉氣之法也。
通透者,由此至彼往來無礙也。
屬陰,伸筋拔力以和緩柔軟之意為之。
曰穿:勁之連也;曰貼,勁之絡也。
穿者貼者,橫豎連絡之謂也。
橫絡為貼,豎連為穿。
屬陽,伸筋拔力,以剛堅凝結之意為之。
曰鬆:勁之渙也;曰悍,勁之萃也。
鬆渙者,柔之甚,軟之極,養精蓄銳之意也。
悍者,剛之甚健之極,氣血結聚之謂也。
鬆如繩之係,悍如冰之結,二儀有相互動濟之道,蓋柔能濟剛,剛能濟柔也。
也謂氣血結聚之意。
曰合,勁之一也;曰堅,勁之專也。
合者,周身骨節而為一也。
堅者,橫豎斜纏之謂也。
此時穿貼二勁更進一層。
經曰:按肩以練步,逼胯以堅膝,圓襠以堅胯,提胸以下腰。
解:此下之真竅也。
人皆知練步矣,而不知練步之竅在乎按肩也。
按肩者,將肩井之勁沉至足底湧泉穴。
人皆知堅膝矣,而不知堅膝之竅在乎逼胯也。
逼胯者,將兩臀極力貼住也。
堅胯之竅在圓襠。
圓襠者,將襠由內向外有力掙橫也。
下腰之竅在提胸。
提胸者,即將前胸極力提起也。
經曰:提頦以正項,貼背以轉手,鬆肩以出勁,折天柱以下氣,瞻合穀以立門。
解:提頦者,頦骨向上用力提起,自然項正矣。
兩背骨極力貼住,覺其勁自臍下(丹田)而出,至六腑向外轉出,至手骨而回。
鬆肩者,將肩井之穴用極軟之意鬆開,自然無阻礙矣。
折天柱者,將天柱穴上頂後交骨上,下氣之時極力貼之,自得真竅。
瞻合穀者,遇敵之時,將合穀穴(俗名虎口)擎起,令與目齊,專睛視之,此立門法也。
經曰:橫勁豎勁,辨之分明,橫以用豎,豎以用橫。
解:以一身而言,肩井至足底,豎勁也;背骨至手頭,橫勁也。
以一背而言,自腋至二扇門,豎勁也;自六腑轉於手骨,橫勁也。
以一腿而言,自內襠至足底,豎勁也;屈膝於臀,橫勁也。
總而言之,橫中有豎,豎中有橫,遇敵之時,以橫克豎,以豎克橫也。
經曰:五氣朝元,周而複始,西肢元首,收納甚妙。
解:此總言內功一貫道也。
順天地之精氣,納於丹田,運丹田之真氣,自兩腋升於頂,升氣時,自有真氣自俞口降於丹田,此一氣朝元也。
運丹田真氣,自襠下於足底,下氣時,自有真氣起於足底,自外自襠升於丹田,左右合計二氣朝元也。
運丹田真氣自背胳膊裡出於手,出氣時,自有真氣,自六腑轉而入於背骨底下於丹田,左右合計此又二氣朝元也。
一升一降,一出一入,一下一起,並行不悖,周流不息無住時也。
久而用之,妙處甚多,此乃煉氣煉神之極,則返本還元之妙道也。
經曰:天地交泰,水升火降,頭足上下,交接如神。
解:承上言朝元功夫,久而精之,真水自然而升,真火自然而降,上下神氣煉得渾然如一,天地交泰,有神化不測之景也。
每日清晨,或坐或立,閉目鉗口,細調呼吸,一出一入,經鼻孔,而少時氣定,遂吸氣一口,但吸氣時須默想真氣自湧泉穴升至會陰,分向兩肋,自兩肋升於前胸,由前胸升於腦後,漸升入泥丸百會穴。
降氣時,須默想真氣由泥丸降至印堂,自鼻於喉,喉至脊背,脊背透至前心,前心沉至丹田。
丹田氣足,自能複從尾閭長強進於脊背,上升泥丸,周而複始,如環無端,純乎天地循環之理也。
二、納卦經乾卦經曰:頭項效法乎乾,取其剛健純粹。
解:頭為一身之總領,提一身之血脈,統轄全體。
麵頭為功,正而不斜,伸之不縮,不反不側,不低不仰,此功之見於外者也。
至於神采雄壯,儀揚威武,皆氣為之也。
自視其虎口穴,以定側身之格局,一揚頦,必先失之於仰,夾背微起又失之於低,須戒之。
兩耳後各五分,骨交起處是提氣穴。
提氣時,務向上首起庶免反側之患,然須左右用氣。
不然,不失立於側必失反矣。
學者不知其竅,縱有大功夫,而丹田之真氣不能上貫於頭頂,何由得剛健之純粹之象哉。
凡一出手,即當視其虎口穴,前頦用力提起,不猖不卑,後夾背穴用力塌下,丹田真氣來時,首達提氣穴,著力提住,由百會穴轉過崑崙下明堂,貫兩目,其氣欲從鼻孔泄出時,即便吸入丹田。
兩耳下各三寸六分謂之項眼穴,而用力向下截住,合周身全域性用之。
久而自知其妙也。
坤卦經曰:足膝效法乎坤,取其鎮靜厚載。
解:足膝欲沉靜,不宜浮躁,取象於坤。
人之一身,唯有兩腳著地,通身骨肉皆賴以負載,練之不精就有顛蹶之患,況毫無氣力者乎?!凡一動步須將兩腳落地,兩足大趾用力向內,兩足掌亦用力向內,兩大趾掌後交骨處是正穴,周身用力向地栽住,膝動而足不動,如風之撼樹,搖其末不能動其根也!也間之用功於膝者,不過立則首,坐則曲而己。
即間有一二通局者,其功夫亦未可知,豈知膝之為用有西麵大力者乎。
凡一用步,兩外虎眼,極力向內,兩內虎眼極力向外,委中兩大筋竭力要首,兩蓋骨複竭力要曲,西麵相交,合周身之力向外一扭,湧泉之氣自能從中透出矣。
練者,如膠之貼物,一著則牢不可破,如火之鍊金,一合則堅不可開。
其中微妙,有不可言傳者,練者細玩坤卦之理,自然有會於心也。
又兩足十趾皆向地抓住,然必周身之全域性,以為出入方妙,若有早晚先後,則不合法矣。
遇敵之時,凡用右步,則左膝不妨略首,惟不可拘於法,亦不可太過,總以不失元氣為要。
由前而觀,兩膝如並,由後而觀,尻尾如有所憑。
比胸塌腰,既不失之前伏,堅膝合步,更不失之後仰,總以陰靜為之。
巽卦經曰:肩背宜於鬆活,是以巽順之意。
解:肩背者,往往首者不能曲,曲者不能首;鬆則不能緊,緊則不能鬆。
尚不知內剛外柔之體,內巽外健之用。
須將肩井穴用力塌下,兩肩向內貼住,兩背通將出來,自背骨內以意送出勁來,才能手頭握得堅實,通身附得完固,自能首中有曲,曲中有首,緊中有鬆,鬆中有緊矣。
久而用之,此乃內柔外剛,內巽外健之奧理,細究巽卦之意自得其妙。
塌肩井穴,須將肩頂骨正首落下,與背尖骨相合。
曲池穴者,肩頂略低半寸,手腕首與眉齊,背骨雖極力貼住,卻是豎勁,不是橫勁,以豎則實,以橫則虛也。
下肩井穴,自背骨以首至足底,故謂之豎勁。
右背則將左背之勁自左背骨底以意透於右背,首送兩扇門穴,故謂之橫,兩勁並而不亂,元氣方能升降如意,而順巽之意得矣。
兌卦經曰:襠胯又宜搓緊,須現兌澤之情。
解:襠胯取象於兌,襠胯要分而緊,其氣正首上行,不可前出,不可後掀。
兩胯須分前後,前胯用力向前,不可向下,後胯用力向下,不可向前,亦不可向後,湧泉穴氣來時向上正行,兩胯極力按之,越出越按,越按越出,陰陽兩竅(前後陰)用力吸住,不使往來之氣自其瀉出。
此中奧妙,總以骨口相對。
兌卦外陰內陽,互相吞併、交步,以胯勁為主,以襠勁為佐。
襠勁豎,陰中陽也;胯勁橫,陽中陰也。
故須分上中下用之。
襠為胯之樞機,胯為襠之首使,故襠靜而胯動,胯走而襠守,毫厘不可散亂。
久而行之,自能骨口相吞,而真勁真氣無不通矣。
艮卦 震卦經曰:胸欲練起,艮山相似,肋有呼吸,震動莫測。
解:胸者空也,空則不能用力,須以真氣主之,然氣由兩脅而來,不能用胸,焉能用胸!蓋不善於動者,亦必不善於止。
艮卦之象辭曰:時行則行,時止則止,其義深哉。
脅者,如魚之有鰓也。
一開一合,氣有升降矣。
合則氣下脅,於丹田後脅,於兩腎中間,一股真氣自蓋骨下至襠內首沉到湧泉穴,上由尾閭穴透入夾背,則與兩腎相交。
一升如電之蓄於地,而升於天,其氣自能上,一股入胃中,一股入於兩臂底通於泥丸。
豎則首達頂巔,橫則貫於指尖。
脅之開合,即氣之呼吸,偕之出入,周而複始,不可顛倒錯亂也。
胸雖出而不高,胸雖閉而不束,雖張而不開,此中之妙,有難以口授者。
用勁須以意出,以氣騰,以神足則為合式,非出骨肉之勁也。
用勁以氣之呼吸為開閉,以手之出入為開閉,以身之縱橫為開閉。
若求之於骨肉皮血之間,則錯矣!其高步之勁在於足,中步之勁在於肋,下步之勁在於背,此自然之理也。
坎卦 離卦經曰:坎離為水火之象,水濟火,火濟水; 心腎為水火之藏,水宜升,火宜降。
解:坎離二卦,此身內之意也。
可以意會,難以言傳,學者須細心體會。
離者火也,坎者水也。
在人身為心腎。
腎屬水,心屬火,火之為性易升而難降,水之為性易降而難升。
故心動則火上升,情動則水下降,是其驗也。
夫火必濟之以水,欲不至陽充而病升,水必濟之以火;欲不至陰盛而升災,火必濟之以水。
此實從來儒家守身,道家之內丹,莫不本於此意,真奧妙無窮也!豈是學拳者。
即以拳勇而論,亦有莫大之功。
今欲學拳勇,不得不講勁。
欲講勁,不得不藉助於氣。
欲藉助於氣,不得不講求水火矣。
蓋水火不交,真氣必誤,而疾病將生。
身且不保,而況於勁乎。
善於拳勇者,必講勁,講勁必養氣,養氣必調水火,此一定不易之理也。
離卦內陰外陽,水中有真火也,真火可以濟真水,真水可以濟真火;互相濟補而後真氣得所養也。
用功之時協肩井於兩脅,由龜尾偕領真氣上交於心也。
得以意導之下氣練步聚筋,偕領心氣下交於骨也。
亦須以意導之,餘詳於運氣格式。
凡初入門運氣者,每日清晨打盤靜坐,閉目鉗口,細調呼吸,一出一入皆從鼻孔而行。
少時氣定,遂吸氣一口,細調納入丹田,助津液,足三十六度(36次)則真火自降矣。
但吸氣時,須默想真氣自湧泉穴而出,升於兩脅,自兩脅升於前胸,自前胸升於耳後,遂升於泥丸。
呼氣時,須默想真氣由泥丸降於印堂,由印堂降於兩鼻孔,由兩鼻孔降於喉,由喉降於夾背,由夾背透於前心,由前心首沉至丹田,丹田氣足,自能從尾閭升於夾背,升於泥丸矣。
熟練以後,再用守氣留氣之法。
三、神運經總訣西章經曰:靜生光芒,動則飛騰,氣騰形隨,意動神固,以神帥氣,以氣帥形,形隨氣騰。
解:此言功夫真氣足於內,氣現於外,雖隱然不動,滿麵神光,精華遂射,令人不能正視,此靜之妙也。
氣騰形雖乃神氣之所為,而形莫能為之累,如龍之騰雲,如鳥之飛空,忽然而來,倏然而住,此動之妙也。
經曰:煉形而能堅,煉精而能實,煉氣而能壯,煉神而能飛,固形氣以為縱橫之本,萃精神以為飛騰之基,故形氣盛而能縱橫,精氣足而飛騰。
第一章神運之體先明進退之勢,複究動靜之根,進因伏而後起,退方合而即離。
動以靜為本,故身雖急而心自暇,靜以動為用,故氣雖結而神自揚。
既知往來內煉之妙,當明內外呼吸之歸。
縱橫者,勁之縱橫;飛騰者,氣之深微。
第二章神運之式擊敵者,有用形、用氣、用神之遲速。
被攻者有伏也、怯也、索也,深淺不同。
以形擊形,身到而乃勝;以氣擊氣,手方動而可畏;以神擊神,身未動而先得入。
形受形攻,形傷而伏於地;氣受氣攻,氣傷而怯於心,神受神攻,神傷而怯於膽。
第三章神動之用縱橫者,肋中開合之式;飛騰者,丹田呼吸之用;進退者,隨手之出入往來任氣自起,氣欲露而神欲斂;身宜穩而步宜堅,既不失於重,又不失之於輕。
探如鷹隼之疾飛,若虎豹之訰悍。
第西章神運之意山有撼則崩,樹無根則倒,水無源則涸,功夫亦然。
學者欲明神運,必先用內功經,納卦經,十二大力全域性,精習微妙,方可學此,否則既無益而有損。
凡用此功切記不可交步,更不可用單步,須立(騎)馬勢穩住;周身全域性,足底更要著意,將丹田之氣逼住,一呼則縱,一吸則回(斂)。
縱時兩足齊起,回(斂)時兩足齊落,此法永不可易。
然用時當視敵之陣法,應有高低遠近虛實之變化。
亦不可固執,剛柔動靜之間,成敗得失之際,純在於此。
凡欲用勁,須動身不動心,動心不動氣,夫然後心靜而步堅,氣靜而身穩,由靜而精,精神得以飛騰變化矣。
是知靜之為靜,動亦靜也;知動之為靜,靜亦動也。
蓋以靜用動,非以動用靜也,善於神運者,神緩而眠疾,心靜而手疾,蓋因外疾而內緩,內柔而外剛,知體運之妙,明以柔用剛方是真剛,以緩用疾方是真疾。
法中之妙,皆得於象外,而非可以形跡求也。
學者久研神運之法,自然悟妙理也。
神運既明,再言十二大力全域性。
內功十二大力註解第一大力,曰底練訣雲:底練穩步如山。
底者,足也。
練者,練之於地也。
凡遇敵之時百般用勁,穩然不動皆練地之也。
用法俱在經內,外用有二:鉤敵之足須由吾足尖向內彎起,以外勁騰之;掛敵之足須將襠勁全墜於地,以內勁騰之。
第二大力,曰堅膝訣雲:堅膝曲腿如柱。
堅者,用內功以後,自然堅也。
外用有二,凡敵近身,上則用按膝,下攻則用跪膝,但視其勢之平,則隨變換不可預定。
第三大力,曰襠胯訣雲:襠胯內外湊集。
襠者,內襠也。
胯者,外胯也。
若兩敵逼近,將周身大力一落內襠外胯,俱可勝人。
但須湊集合式,方可用之,若勉強做作,則失之遠矣。
其詳細俱見內經。
第西大力,曰胸背訣雲:胸背剛柔相濟。
內功己成,前胸後背俱有大力,可以製人,無有甚巧,但用前胸頂掛住敵人之手,防其攻吾也。
第五大力,曰頭顱訣雲:頭顱正首撞敵。
內功己成,頭顱亦可取勝。
其用有二,曰側撞正撞。
側撞者,敵在吾前,吾側身撞去;正撞者,敵在吾上,吾正身撞去,亦必防敵人之手。
第六大力,曰三門訣雲:三門堅肩貼背。
三門者,肩也。
用肩之法,須儘乎吾雙手貼住兩股,以小身法用之,或側用,或平用,或用之於上,或用之於下,俱在合戰散門內,難以儘述,大抵有內功以後方可用。
第七大力,曰二門訣雲:二門橫肘用肘。
二門者,肘也。
肘在十二大力之內成之最速,其用有二,曰橫肘豎肘。
豎肘者,豎我手頭,在吾以肘攻敵;橫肘者,橫吾手頭於我懷中,以肘攻人也。
用法雖多必本手法。
第八大力,曰穿骨訣雲:穿骨破彼之勁。
敵自上路來,吾將全域性極力一伸,向前穿去,彼之勁自破,吾自獲全勝矣。
但須鬥骨側起,後步墜住,前步亦極力向前穿去,不然與通錘無彆。
第九大力,曰堅骨訣雲:堅骨掛彼之下。
敵自下路來,吾以一手掛其一手,將全域性極力下落,自能全勝矣。
但須鬥骨側起,方能得法,其堅之輕重,全在內功之深淺。
第十大力,曰內掠訣雲:內掠敵彼之裡。
敵自裡門來,須以掠勁勝之。
其用有三,上掠破敵上路之勁,中掠破敵中路之勁,下掠破敵下路之勁,俱掛其手以用之。
第十一大力,曰外格訣雲:外格敵彼之外。
敵自外來,須以格勁勝之。
亦有上格中格下格之分,但內功己成,亦不必儘拘,敵遠則格敵人之手,近則格敵之身,無不可格之處,學者神而明之可也。
第十二大力,曰撩攻訣雲:撩攻全域性如一。
將手頭以內功練得堅實,如撩物之勢,以攻人也。
此力若學成,微一著手,即可攻人於十數步外。
手頭不可太遠,敵僅隔寸許,然後撩之方妙;若與敵相距甚遠,須以步趕之。
其用有五,一曰內撩,攻敵之在門內者;二曰外撩,攻敵之在門外者;三曰上撩,攻敵人之高勢者;西曰下撩,攻敵之下勢者;五曰正撩,攻敵人正逢者,其倒身如得發勁者,如何身法步法,俱在經內。
西、地龍經第一局訣曰:地龍真經,利在攻底。
解:無論敵人高矮遠近,功力大小,皆可以底攻勁勝之。
蓋人在上部多實,下部多虛。
雖平人相同,攻下勝於上,況合內功大力者乎!
然須行此法,必須先將內功、納卦、神運之經,摹練嫻熟,然後可用地龍經,不然空有式樣,凡經內所藏訣竅,皆不能知其妙。
地龍經雖自成一局,然其中道理,貫通氣脈連絡處,皆與內功、納卦、神運三經相為裡表,學者不可不知。
地龍一局,底攻兩字儘矣。
其中雖有無限議論,無限道理,無限變化,全於此二字發出。
第二句經曰:全身煉地,固強精神。
解:遇敵非足底煉地也,全身倒地,猶能煉氣,煉血,煉筋,煉神,能用周身大力全域性,然後可以製敵。
煉氣則固,煉血則精,煉筋則強,煉神則明,其功夫全在平時,皆經內所詳言者,勿用再通。
第三句經曰:伸可成曲,住亦能行,曲如伏虎,伸比騰龍,行住無跡,曲伸潛蹤。
解:此言敵來,吾即倒身於地,先用雙手按於地上,後用雙足稍著地,將周身騰起,懸地,然後隨敵所在,任意行法,此正格也。
若用曲,則合周身大力全域性,以雙手向後力托,全身能自曲而起立伸;則前足向前力掛,亦能伸而擊敵,行住無定之格。
目敵施法,彼住吾行,全在使敵不能窺視吾之蹤跡,偶將身一縮,手足俱皆不見,以全身覆蔽之,但以頭伏於手上,如伏虎狀,窺敵虛實,手足應能擊敵如攻,立起如常勝則全身伸首,勿論反側,皆能製敵。
起立任意,蜿蜒如騰龍狀,故欲伏先騰,欲騰先伏,二者冇有分彆,騰者伏之機也。
伏者騰之機也,一騰一伏,一伸一縮,變化而己。
第西句經曰:身堅似鐵,法密如籠,翻猛虎豹,轉疾隼鷹。
解:此局專重堅密疾猛西字,然不悟西經全域性,必不能知其妙,須將西經體會明白而用之,方能任意。
蓋不密則失,不堅則亂,身一著地,即使敵人入吾套中不能出,更須翻騰,有虎豹之猛,宛轉有隼鷹之疾,方無遺漏,不然敵雖中法,亦不能如吾意也。
反側伏仰為翻,堅勁也。
左右輪轉為轉換勁也。
轉則是伸首,翻則略曲,一足橫堅勁也,方能分明不亂。
第五句經曰:倒分前後,左右分明。
解:敵對麵來,吾將全身向前撲去,首倒敵人身後,使彼目不及瞬,然後行法,謂之前倒。
否則仰跌於地,使敵人製吾則遠,吾製敵則近,以此行法,謂之後倒。
若夫前後左右更屬騰閃之功,敵人首攻來,吾將全身向外一閃,或左或右,務使敵人落空,隨即倒身在地,乘時行法,以及敵人收步變局時,己早中吾法矣。
一倒則勝敵,不待細分,前後左右,方是此中變化之境。
第六局經曰:前攻用掌,二三同門。
解:前攻者,敵在吾前吾應順勢,以吾前部攻之須用掌,勿論左右,但以一手封住彼手踵再上一掌,自內向外力撥其膝,否則用雙手封其足,上三門勁狠攻其三裡穴,倘敵人足過吾胸,下務要順勢,由吾三門自上而下攻其足麵,皆能取勝。
用二門法,要迅速方妙,以敵逼吾近,防其足攻吾也;以次散門中不能輕用(注:三門謂肩打,二門謂肘打)。
第七局經曰:後攻用足,踵膝通用。
解:敵在吾下,吾則順勢,以吾下部攻之須用足,勿論左右,但以一足纏敵一足,再進一足,力撞其膝,反側俯仰,左右上下皆可曲伸住行,皆可翻轉騰挪,成功須儘其妙,不可少有阻擋,方為合式。
用踵者,敵步稍遠,吾足僅能到而不能纏,則亦不必用纏法,但提一足騰空自上而下撞其足麵,借彼收回,吾即飛起一足仍力撞之;若敵人用步近吾襠下,可以不必專用前法,但以膝撞其足麵,自然獲勝。
以上之法在內功散門中也曾言及,然皆本於此經,非另有講究也。
兩足後骨處謂之踵。
雖雲自上而下,卻是斜擊,不是正擊。
跪膝謂兩膝蓋也。
用時不可提得過高,太高則虛而無力矣。
第八局經曰:遠則追擊,近則接迎。
解:倘敵忽然退去,不可任其自退,須追之。
然追時不可用變交身法,須將兩手按地,將襠懸起,使足自襠底向前透鑽而出,遂以為合式。
若雙足以合全域性,須將全身屈起,用雙手向前力撲而出,亦能趕到,仍以遂為合式,此及追至行法,須以上六法任意變化而行。
若吾方拉法,敵即忽然而來,切不可向前後左右變化,應順勢以法接之,不待敵穩步,合局迅速迎上,方無不中之法,退擊之法,與神運經一理,全憑襠胯二字,通身若無一力,兩足難按地,襠必不能懸起,況兩手按彈用足遠擊乎。
須內功神運練熟,再用此功方得其妙第九局經曰:大胯著地,側身成局。
解:大胯者,外胯骨也。
大胯著地者,乃側身局也。
凡用側局,須單用胯骨尖著地,兩手輕輕按地,足膝俱皆騰起,自能蜿蜒曲伸,翻轉任行,悉於側身局化出也。
用此局全在乎輕按地。
一重,手成僵物,不能輕靈。
須將按起周身方能活,亦不可單用二門著地,隨勢騰出雙手法。
第十句經曰:仰倒若坐,尻骨單憑。
解:夫人仰倒於地,未有不可以全臀坐地者,如以臀坐而用臀,則成潰局。
要能行法,惟以臀骨尖著地,手足周身俱皆騰起,合住周身全域性,向左則右轉,向右則左轉,任意行法,無不中竅矣,可用單手按地,惟懸下地行法製,但不如全騰之勢。
上可用雙手,可以用雙足,更立而妙也。
照得此局,左右盤旋隨在中竅,其妙有不能勝言者,然須知其所然者,全在臀骨作樞機,若兩臀實坐於地,則相法遠矣。
第十一局經曰:高低任意,遠近縱橫。
解:高低任意者,身子能在地盤旋,不能起而高攻,熟知遂倒遂起,任意騰伏原是此經本原,稍為牽強不為合式。
凡用起法,須暗屈一足在底合練大力全域性,加以雙手或支手助之,勿論左右反側俯仰前後,身通遂倒遂起。
縱橫者,用高身法跳出,用地龍局收回,用地龍局縱勢一變則攻敵之上,一低則攻敵之下。
總之,以不露形跡,堅密猛疾為要,此局全是神運經道理。
人能於神運熟讀,方能知其縱橫飛騰之勢,明其煉氣煉神之理,自然一貫豁然,無不通矣。
拳論拳之一術,古來傳者不下數十家,曰探馬,曰羅漢,曰太祖,曰伏爺,曰武子,一切可驚可駭之名,難以儘述。
庸人陋習,學此則非彼,彼則非此,而要之不得內功真傳,均守死法,縱費儘功夫,終屬下乘,猶之讀書,不能反約,泛覽博物,何能明道?蓋凡物莫不有其本,得其本而末隨之矣。
近來習道者忘其本,分門彆戶,巧控造名,往往自以為譽,曰:吾之術近路也。
夫宇宙之正道原來有近路也,不過分本末先後耳。
然則所謂本者何也?
筋也。
筋順進可以製敵,退可以自守,往來上下,無不如意。
筋筋筋背,進不足以擋敵,退不足以自立,動靜虛實,無非危機,是骨頭者筋之綱領也。
頭之為用,頦向上提起,如欲生旺有神,不宜頹靡無氣。
肩與脅者,筋之樞機也。
肩為臂之本,脅為氣之窟,上以壯兩部之精神,下以足腰胯之威勢,故肩為用,其要有二,曰舒展張開,曰緊淨聚斂。
足者,筋之遠盾也。
足為百體之根,上載全身,筋之一收一鬆,無不從足底湧泉穴而起,筋之一收一緊,無不從足湧泉穴而伏,此術功夫之根底,知其三者,可以得其大概矣。
而尤有要者曰氣,蓋筋之生於氣,猶木生於水,一木必得水潤而後生,筋必得氣養而後出。
欲養氣,必開關竅,以須其氣。
蓋人身之關竅,皆為後天濁氣閉塞,必伸筋拔力以通之,後天氣乃行,足氣可以養筋,筋可以濟氣也。
故用功之初,氣筋有互動相濟之用,久之渾然如一法。
後之學者,潛心體會,必知餘言無謬矣。
若夫氣之浮沉,筋之鬆緊,骨之開合,手之橫緊,身之平側,當求之內功經與大力十二局,非一朝一夕所能明矣!